仅在A场,就涌现出新天药业收购汇伦医药、华润双鹤收购华润紫竹、中国通用集团并购整合重药控股、迈瑞医疗收购惠泰医疗等大型交易案例,还有北陆药业、赛托生物、新诺威等一批上市公司抛出交易方案,并购市场迎来一轮小。
“当前,国内医药行业对资源整合提出新要求。”一位受访的医药行业资深研究员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一方面,大药企加速通过并购新公司来构建新的业务线或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越来越多未盈利的Biotech(初创生物科技企业)在IPO阶段性收紧后冷静思考并重新定位,接受被并购求生存。此外,对于站在初创公司背后的一级市场投资机构来说,被并购也满足了其迫切的退出需求。”
3月8日,新天药业发布并购预案,拟向汇伦医药部分股东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汇伦医药85.12%的股权。此次重组后,主营业务是中成药的新天药业,将获得汇伦医药的小分子化学药业务线。
记者盘点发现,今年以来,医药市场并购活跃,药企买卖热度持续升温。1月10日晚,新诺威抛出重组预案,为实现生物医药战略,其计划全资收购石药集团旗下百克生物,以拓展领先创新平台。
之后,迈瑞医疗宣布以66.5亿元的价格收购科创板电生理第一股惠泰医疗24.61%的股份,实现对其控制权,成为科创板首单“A收A” ;北陆药业公告,拟收购承德天原药业有限公司80%的股权,进一步扩大其中成药版图;赛托生物则拟通过支付现金4.58亿元的方式收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类创新药的银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60%股份,进一步完善公司产业链布局,助力公司完成产业升级……
在这一轮并购热潮中,医药央企的身影频频闪现。比如,华润医药旗下华润双鹤,在不到半年时间两度出手,释放出强烈的行业整合信号。
日前,华润双鹤宣布,拟斥资31.1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北药集团持有的华润紫竹100%股权,溢价率超过170%。而在几个月前,华润双鹤以2.6亿元的对价收购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大部分股权,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糖尿病药物产品管线。
记者注意到,今年还有更多医药央企加速资本运作。2月21日,国药集团拟溢价34%,以154.5亿港元的总代价私有化中国中药;2月6日,中国通用集团宣布拟并购整合重药控股。
不少受访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医药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医药创新的推进,需要“技术+资本”的强强联合。“当前行业处于严冬中,有余粮的头部药企正把握时机,希望通过并购寻找新的增长点;成长压力大增但估值回落的Biotech,不得不考虑被并购求生存。”一位业内人士说。
将时间线拉长,不难发现包括华润医药在内的大型药企,擅长通过收购来构建新的业务线或核心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华润医药、国药集团和中国通用集团的医药板块,相继通过收购相关资产而发展壮大,已披露的累计金额超过260亿元。
“医药企业并购诉求始终存在,我们一直在寻找好的并购标的,这并不是这两年才开始的事情。”湖北某大型上市药企负责人对记者坦言,现在市场中“狼多肉少”,值得“出手”的标的越来越少,好的标的公司周围环伺着大量的竞争对手,收购方自身的实力以及对并购对象在业务上的协同作用,都将是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筹码”。
“回顾过去一年的投资实践,大家更谨慎了。2023年市场的变化特别大,尤其体现在退出端。”一位医药私募基金合伙人表示,A股上市标准的提高、港场持续的低迷,让投资人越发谨慎、优中选优,一些综合类的投资机构甚至开始放弃医疗领域的项目,专业投资医疗的机构也积极扩充其他赛道。因此,投资标准比此前更高。
对于医药创业企业来说,上市日程的不确定性,为创始人带来了心理预期的变化。企业研发需要资金投入,有些企业甚至开始靠出售研发管线维持企业经营。“越来越多的创始人因生存压力而感到急迫,相比过去更能接受被并购。”上述受访人士说。
有投行人士表示,因创新药产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布局创新药的国内药企大多自身实力有限,加上国内生物科技企业在创新药管线上重复度较高,因此企业间的完整并购事件并不多见。麦肯锡曾称:“中国在创新药领域不存在真正的并购。”
“接下来,随着融资环境持续低迷,Biotech会以更灵活多元的方式引入资金。”某创新药企CVC(企业风险投资)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过去,Biotech单打独斗就能实现巨大突破的窗口期正在逐渐消失。抱团做研发、共同获得资金来分摊研发风险成为不约而同的选择。
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行业趋势是,大量的企业通过license-in(许可引进)或者license-out(海外授权)实现“间接的并购”,而非股权类交易。大药企只需要Biotech和自己形成差异化的、互补的、真正有价值的研发管线。
根据PMC数据库,2023年中国创新药企业通过项目BD(商务拓展)获得的首付款总额达210.21亿元,首次超过IPO渠道募资总额,并且是后者的近2倍。
“与国外企业相比,可能并购交易规模小很多,但国内的创新药并购潮一定会到来。”上述受访的私募合伙人说,不仅是大药企面临增长乏力的隐忧,地方政府也亟须建立产业集群和培育龙头,并购重组是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产业整合的有效手段。政府引导的企业间强强联合将逐步显现。
但他同时表示,并购只是第一步。并购后企业将面对更加困难的整合问题。如何以更专业的形式完成整合,让“新元素”与企业融合并协同发展,将成为全新挑战。他相信,未来肯定会看到并购案例的增加,但也将看到很多并购失败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