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北京12月28日电 12月28日,《2023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重点对2022年世界主要国家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变化情况,近三年世界主要国家制造强国发展进程,以及制造业重点领域产品和技术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未来几年的重点创新方向进行了发布。
定期研究发布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编制修订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一项长期重要工作。“制造强国发展指数”自2015年起每年持续发布,社会关注度高,已成为客观评价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权威性指数。
发布会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单忠德对《2023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进行了详细解读。《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制造业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受住了超预期因素影响的大冲击,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稳定居于超过120的较高水平,制造强国建设稳中有进。2020-2022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年均增幅超过4个点,与美国同处世界主要国家最高水平,虽在个别年份出现波动,但整体实现平稳增长。三年间,中国制造业展现出较强韧性,龙头企业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新三样”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但另一方面,制造业稳增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创新效能、产业基础、装备制造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应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走好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单忠德指出,为加快推动我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一是要坚持制造立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下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优势,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围绕制造业薄弱环节、短板领域持续发力。二是要加大创新投入,切实把产业科技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强制造业研发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要夯实产业基础,加速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通过强化应用牵引加快核心产品研发生产与推广应用,大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不断筑牢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根基。四是要聚焦装备制造,深入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持续巩固长板装备引领地位,前瞻布局未来装备,打造世界一流品牌、一流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重点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食品、纺织、建筑材料、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工程机械、环保、低碳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16个重点领域、29个优先发展方向的主要进展及未来几年的重点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预测。
发布会上,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屈贤明介绍了技术路线年版)的编制修订情况,总结了2023版技术路线图的新变化及主要结论,并展望了2030年重点领域技术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信息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电装备、输配电装备、光伏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纺织、家用电器8个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到2030年,航天装备、飞机、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机器人、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大部分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基础软件及工业软件、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装备、食品、仪器仪表等优先发展方向与世界强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本次技术路线位院士、上千位专家及相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在深入调研我国重点产业技术领域发展现状,着眼制造强国中长期发展战略需求,密切跟踪全球产业技术最新进展,认真梳理各个领域存在的长短板,从产业综合水平和产业链安全的角度出发,对企业技术需求和各领域技术创新发展目标、重点产品、关键零部件、关键共性技术、关键材料、关键制造及检测设备等进行细致的修订,形成2023年版技术路线图。新版技术路线图是目前我国制造业领域中最具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成果和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创新决策依据。“技术路线)”的发布,期望能为政府部门、产业界、学术界,特别是广大企业提供与时俱进的参考和指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