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不禁想到,当年马斯克一个响指,推特7500个人就只剩下了1500,看来马斯克还是对特斯拉留手了。(狗头.jpg)
但这边国内新势力,还处在最火热的交战时期(黑马:让我们谢谢小米),那边特斯拉冷不丁的,突然就宣布了重大利空。
其实前段时间,特斯拉公布一季度销量的时候,就有好多媒体在唱衰特斯拉,“市场份额下滑”“销量不及预期”“利润率又跌啦”“股价又跌了”…
不太懂,人家亏损的都没有大规模裁员,特斯拉去年净利润将近150亿美元,然后在这说降本增效,哐哐一顿裁员,就感觉有点……
早年开荒电车市场的时候,玩家就几位,当时特斯拉的估值也凭借着新能源概念,在很短的时间里猛番了几倍,
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搞油车的跨界搞电了,做手机的跨界做智驾了,前几年疯狂增长的电车市场,现在也退烧了。
电车的整体市场,开始疲软了。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1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量环比下降29.5%,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环比下滑37.2%。
2023年四季度,特斯拉交付量48.45万辆,而比亚迪纯电车销量是52.64万辆,首次超越了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
2024年,比亚迪计划在“美国后花园”墨西哥开设了“海鸥”(Dolphin Mini)工厂,产出的新车直接就销往北美市场,这约等于直接攻入了特斯拉的快乐老家,当然这个举动让美国十分警觉。
“前十大汽车公司将是特斯拉和其他9家中国公司”、“如果没有贸易壁垒,他们几乎会摧毁世界上大多其他汽车企业”可都是马斯克的金句。
2023年的时候,特斯拉就开始和国产几个厂商打价格战,当时Model 3最高降了3.6万元,Model Y最高降了4.8万元。
2024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总共交付38.6万辆新车,比去年四季度少了10万辆,比市场预期的41万都少了两万多。
而且,特斯拉据说售价2.5万美元的廉价电车Model 2也一直没有上线,之前路透社说是因为中国车企太卷,给卷没了,结果被马斯克喷了。
今年3月,美国政府放宽了尾气排放标准,同时将原本计划的2032年电车新车比例67%,下降到了35%。
说是红海危机爆发中断了航线,影响了零部件供应,然后柏林纵火案又把特斯拉的柏林工厂,干趴窝了。
比如被消费者说的最多的:缺乏创新,主要就是目前特斯拉的销量扛鼎车型,还是2016年上市的Model 3和2019年上市的Model Y。
比如2022年的时候,Model 3 和Model Y的部分型号用上了磷酸铁锂电池;同时更新的还有AMD Ryzen的车载芯片,升级了一波座舱和智驾。
但只要一想到,这些产品是8/5年前上线的,就总有种自己买了个老古董回家的感觉。(PS:在新能源汽车行业)
一款是2019年就立项了的,超级前卫的Cybertruck,车型前卫到光是制造,就延期了3年,工程师半夜坐起来都要说一句:“折磨”。
因为Cybertruck车身是不锈钢的,车型的特立独行的,所以磨具要单独开模,面板得一次成型,还得用激光切割折弯,最后才能焊接成壳。
(捂脸.jpg)另一款就更绝了:Model 2——一款2021年曝光、2023年宣布量产验证、结果2024年还没有上线年才有可能上市的电车版卫星。
因为Model 2是一款平价入门级的“阉割版”Model,很多人其实是冲着FSD系统去的,大家也认为Model 2的低价,能够增加特斯拉在低价格带的竞争力。
(马斯克真的好爱机器人)。我们知道,比起行业内卷,马斯克更喜欢挑战颠覆性的设计,比如他认为无人出租车就是可以消灭“人必须买车”的理由。
直到去年ChatGPT横空出世才给了特斯拉一点想象空间,为此特斯拉建立了自动驾驶模型数据中心Dojo,光是这个项目马斯克就宣布投入10亿美元。
这也导致特斯拉2023年毛利润率下降了7.35%,只有18.2%,这里面,光是技术研发成本的13.58亿美元,就占了12%。
马斯克当年说想撤掉后视镜、踏板和方向盘(做无人驾驶),但是高管说我们更需要一款Model 2(面向大众市场)。
现在看起来,所谓的妥协也就是“说说而已”,特斯拉最后还是回到了马斯克最爱的Hard模式。(PS:当年支持生产平价特斯拉的5个高管已经走了3个)
特斯拉大规模裁员,目的是整合冗杂的市场部门,为接下来All in技术研发做准备;而股价下跌,则是因为技术研发是一件需要长期投入,并且可能没有回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