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是体检必查的项目,头疼脑热,感冒发烧去医院看病,血常规也是必查的项目之一。血常规报告至少有十几项检测项目,怎么解读血常规结果呢?今天我来教你,看完你就会了!
首先,看任何抽血化验报告都有一个诀窍,就是看报告上面有没有这两个箭头:↑↓,或者是H和L这两个大写的英文字母。如果没有,那你的抽血结果没问题,所有值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如果某一项数值后面有↑或者H,那提示这些数值升高,超过了正常值;如果是↓或者L,说明你的数值偏低,低于正常值。那么,咱们再来详细的分析,是哪一项或者几项不正常,以及背后的具体原因和治疗办法。
血常规主要检查血液中的三大类的项目,分别是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血液中的这些成分均是由骨髓造血系统生成的。
这三大系统里面有是由一些子项目组成的,其中的核心项目包括了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比例、淋巴细胞计数和比例、血小板计数。医生最关注的就是以上这些指标,当然其他的指标也很重要,但是没有前面这几项那么重要,而且解读起来比较困难。作为普通老百姓,掌握基础的指标就行了,其他的复杂情况,交给医生吧。
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部,红细胞是的搬运工,将我们呼进去的氧气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将身体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部,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体外。
可见于正常的生理情况,也可见于疾病的状态。例如生活在高原缺氧的环境、剧烈运动、体力劳动、新生儿、喝水少,出汗多、血液浓缩等正常生理情况,可导致红细胞或者血红蛋白增多。
病理情况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肺气肿患者、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腹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某些肿瘤等情况。
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失血过多或者红细胞被破坏过多、造血功能障碍等情况。例如挑食节食、营养不良、消化吸收不良、白血病、癌症、月经过多、外伤出血、痔疮出血、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等。
白细胞是我们身体的免疫卫士,当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外敌入侵的时候,白细胞就会发生变化,消灭外来有害物质,但是它们的分工会略有不同。
白细胞包括了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这5类,最主要的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占比超过90%,所以我们重点要掌握这两种细胞发生变化的意义。
当要对付细菌的时候,中性粒细胞起主要作用,它可以吞噬细菌。所以细菌感染的时候,身体会快速的产生中性粒细胞,用来消灭细菌,导致中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总数一般也会增多。
病毒入侵的时候,淋巴细胞发挥主要作用,淋巴细胞可以识别病毒,并且产生抗体,用来对抗病毒。所以病毒感染的时候,淋巴细胞会增多,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但是,病毒会抑制粒细胞的产生,导致中性粒细胞数目和比例下降,白细胞的总数也会下降。
当有寄生虫入侵,或者身体出现过敏性疾病,或者某些皮肤病,例如湿疹、银屑病等情况,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那么,医生可以根据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数目和比例的变化,初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判断,大部分情况是与血常规符合的。但是,也有不符合的情况,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其他检查等做综合判断。
例如非常严重的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都去杀细菌了,与细菌同归于尽,或者骨髓的造血功能也受到了抑制,白细胞的生成减少了,这时候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总数反而是下降的。
还有,例如EB病毒感染可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可以出现发烧、咽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这时候去查血常规,往往是白细胞总数升高,但不是细菌感染,而是病毒感染。是EB病毒感染导致身体产生了大量的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升高,白细胞的总数也升高。
某些生理情况,白细胞数目也可以增多,例如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剧烈运动、饮酒、餐后、月经期等情况。新生儿和婴儿的白细胞数目也高于成年人。
病理性白细胞增多除了见于感染,还可见于白血病、严重创伤、某些恶性肿瘤、中毒、大出血、某些升白细胞药物等情况。
白细胞减少除了见于病毒感染,还可见于恶性肿瘤患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接受放化疗的患者、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贫血、某些药物等多种情况。
当身体出现损伤,血管出现破口的时候,血小板会第一时间赶过去,起到凝血止血的作用。血小板还在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式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血小板减少容易造成出血,或者出血后不容易止住。而血小板过多不利于血液流动,可形成高凝状态,容易造成血栓,危害健康。
血小板增多常见于以下情况:外伤导致大量失血,血小板相对增多、脾脏摘除术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霍奇金病等等。
血小板减少可见于以下情况: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不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患者、脾功能亢进、重症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出血等等。
总而言之,血常规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实用的化验检查,可以提供很多重要的信息。但是血常规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用药情况、其他检查结果等情况来综合判断。今天的内容只能给大家提供参考,让你跟医生沟通交流的时候更轻松,更顺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